健康科普
您的位置: 主页 > 特色诊疗 > 健康科普 > 详细
血小板的科普知识

发布时间:2019-02-20 00:00

本文来源:宣文部

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。呈双凹圆盘状,体积小且个体差异很大,血小板的寿命为7-14天,通过血小板所含的多种因子及其所具有的黏附、聚集和释放等多种功能。其在止血、炎症反应、凝血、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。血小板计数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,是出血与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。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计数法、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、血细胞分析仪法,我院使用的是深圳迈瑞BC-3000血细胞分析仪,它的原理:定量地吸取血液试样,按规定的倍率稀释后,被送入各检测器容器,在检测器容器中有限眼状细孔,在两侧电极通有直流电,当浮游在稀释试样中的血球通过细孔时,电极之间的直流电阻将发生变化,根据直流电阻的变化,血球的大小作为电脉冲被检测出来,根据电脉冲的个数可算出血球的个数。参考区间: 男(85-303)×109女(101-320)×109 新生儿和儿童(100-300)×109危急值:低值小于50×109高值大于600×109临床意义:1、生理变化:一般正常人的血小板在一天之内都是有变化的,变化的幅度为6%--10%,一般早晨较低,中午较高,剧烈运动后较高,女子月经初期较低,随月经时间逐渐上升,妊娠中晚期及新生儿较高。2、病理变化:血小板减少:血小板数目小于100×109称为血小板减少。常见于:①血小板生成障碍:再生障碍性贫血,急性白血病,恶性肿瘤的骨髓侵润或化疗,放射性损伤等。②血小板破坏增多: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脾功能亢进等。③血小板消耗过多: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。④血小板分布异常:如脾大,血液被稀释。⑤先天性的血小板减少: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,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。血小板增多:血小板数目大于400×109称为血小板增多。 常见于:①原发性增多:骨髓增多综合征,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反应性增多:急性化脓性感染,急性大出血。③其他:脾切除术后。